桂林地區厚皮甜瓜設施栽培技術
1品種選擇
桂北地區春季栽培積溫不太高,濕度較大,日照時數少,應選擇耐濕、 耐低溫弱光、高產、抗病、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;秋季則應選擇中早熟品種。目前較適合桂林地區設施栽培的品種主要有:好運 52、好運 11、桂蜜12號、翠甜、 天仙、京玉 5 號、白流星、京玉月亮、北甜 1 號等。
2 栽培設施
宜選擇光照充足、地勢高燥、排灌方便、地下水位較低,土質肥沃地塊(前
茬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地塊)建棚??山Y合實際情況建造裝配式鍍鋅鋼管大棚或竹木結構簡易大棚。大棚覆蓋宜用長壽無滴膜,四周用40 目防蟲網圍起,膜網結合。在種植畦面上方 2~2.5 m 處順著種植畦方向按間距 40~50 cm 拉兩根 8~10 號鐵絲,利用大棚骨架吊拉鐵絲加固。安裝水肥一體化設施,采用膜下軟帶式滴灌或噴灌,安裝自吸泵或管道增壓泵提供灌溉動力。
3播期安排
厚皮甜瓜設施栽培以春提前和秋延后一年兩茬栽培為宜。桂林地區春季3 月上旬~4 月上旬播種,采用地熱線育苗,4月上旬-下旬定植,5月中下旬開始授粉,6月下旬-7月上旬成熟;如果過早播種,前期氣溫低、 濕度大、 光照弱,甜瓜病害嚴重,且因授粉期或膨大期正值 “倒春寒”,常導致甜瓜不易坐果和膨大不佳,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。秋季7月上旬播種,7月中下旬定植,8月中下旬授粉,10月上中旬成熟。過晚播種,果實發育后期因受冷空氣及陰霾天氣影響,溫度偏低,光照不足,果實偏小,產量和品質均受影響。
4 播種育苗
播前對種子進行浸種催芽,將種子放入盛 55℃溫水的容器中,浸種15分鐘,在攪拌下使水溫降至 30℃左右,浸種4小時,將種子取出。用800倍百菌清或500倍的多菌靈溶液或1000倍甲基托布津消毒 15~20min,用清水洗凈,濾干水分。把浸泡過的種子用100℃沸水浸泡消毒過的濕潤毛巾包好后放在28~30℃溫度條件下催芽,催芽期間保證種子濕潤,約24h后即可播種。
用營養杯或 50 孔、70孔穴盤裝好濕潤的專用育苗基質置于大棚內,每穴播種 1 粒發芽的種子。在播前適當澆水,濕潤基質,然后在營養杯或穴盤中間插一個深約1cm小孔,將種子平放在插孔中,胚根向下,隨后蓋上厚度1cm的基質。早春溫度較低,可應用地熱線加熱育苗。播種后用地膜覆蓋苗床保濕,待50%種子出土后揭開地膜。
5 苗期管理
春季育苗關鍵是保溫降濕,預防猝倒病。覆蓋苗床保溫,每天中午適當通風換氣,夜間封閉保溫。夏秋育苗關鍵是降溫,育苗棚加強通風,中午高溫時需用遮陽網遮蓋降溫,防止高溫灼傷幼苗。苗床的濕度以調控為主,低溫階段保持基質半干濕,高溫階段保持基質濕潤。瓜苗露心后,可噴施葉面肥加殺菌殺蟲劑噴施1-2次。春季苗齡 20~25 d,幼苗 2~3 片真葉時就可移栽;秋季苗齡 10~15 d,幼苗 1~2 片真葉時移栽。
6 整地定植
深耕25~30 cm,耙平、打碎,在整地時視土壤酸堿度施入50~100kg的生石灰中和改良土壤。畦長25 m,畦寬1m,包溝1.5m。 基肥深施于畦中間 (距畦面20~25cm),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1 500~2 000 kg、花生麩50kg、復合肥50~70kg、鈣鎂磷肥50 kg,覆土。拉好微噴管并試開開關檢查微噴管出水是否均勻,有否堵塞或破漏。定植前2d 打開微噴管,澆透種植畦,保持土壤含水量在80%以上,覆蓋地膜。
在定植前 3~4 d 逐步降溫并控水,定植前 1 d 多淋水。定植前 1 d 噴藥,防病蟲,使幼苗帶藥上土。定植時每一條種植槽雙行立體栽培,按品字形種植在種植槽邊,兩行中間擺放滴管或微噴管。行距30cm,株距 50㎝,每667m2栽植1500 株。
7 田間管理
7.1吊蔓
主蔓長30~40 cm 時吊蔓上架,用吊繩把瓜蔓纏繞上架。
7.2整枝
及時整枝理蔓,防止主蔓折斷或折傷,且有利于通風透光,控制病害。單蔓整枝,及時抹去主蔓葉腋內的側芽,留果節位12~18節。雙蔓整枝,幼苗 3~4 節時打頂,選留兩條健壯子蔓,8 葉以下的孫蔓全部去除,孫蔓 8~12 節選留 1~2 個果實,待子蔓 20~22 節時打頂,去除所有孫蔓側枝。
7.3摘心
留果節以下側蔓應及早全部摘除。留果節以上側蔓視土壤肥力及長勢而定,全部打除或留1葉摘心;側蔓留果,留果側蔓留兩葉摘心,選留定瓜后,主蔓在留果節往上有 12 張葉以上時保留1~2條側蔓后打頂。
7.4 人工輔助授粉
授粉在雌花開放當天上午前完成,晴天7-11時,陰天可延遲到12時。春季低溫可采用激素噴花進行授粉,促進果實膨大;夏秋季高溫人工用雄花蕊點擦雌花柱頭或激素噴花進行授粉,采用雄花點雌花授粉的瓜型端正,畸形瓜少??蓮牧艄瞎澪煌线B續點3-4個瓜。
7.5 選瓜定瓜
定瓜在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(授粉后1周左右)進行,選擇顏色鮮嫩、瓜型端正、果柄粗圓、花臍小、無機械傷等的正常幼瓜。單蔓整枝每一株留一個瓜,,雙蔓整枝可留兩個瓜,其余全部摘除。
7.6 吊瓜
當幼果長到250~500g時即可開始吊瓜,將尼龍繩或布條直接系到瓜柄靠近果實的部位,系到牽引的鐵絲上,注意將瓜吊到使結果蔓呈水平狀態。
7.7 水肥管理
應用滴管或微噴帶,結合澆水添加水溶性肥料進行水肥管理。
7.7.1 提苗肥
在緩苗后即可結合澆水開始追肥,少量多次。噴施 0.2%尿素、0.2%磷酸二氫鉀液和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,施用500倍的烏金綠灌根,既追肥又防病蟲,每隔3-4d一次。
7.7.2伸蔓肥
在新葉抽出后進行,根施0.3%水溶性高氮復合肥液配合500倍的烏金綠3次,每隔7d一次。
7.7.3膨果肥
在果實膨大前期(定果后幼果有雞蛋大小時)每隔5-7d根施0.4%水溶性復合肥液加烏金綠3次;果實膨大后期增施0.2%水溶性硫酸鉀液。在果實成熟期應控水肥,以便土壤適當干燥。采摘前 15 天,停止施肥與使用農藥;采摘前 10 天,停止澆水,田間過于干旱時可適當補水,但不可大水澆灌。
7.8溫濕度管理
通過大棚四周和頂棚天窗薄膜的開閉調節溫濕度,控制棚內溫度在15℃-35℃之間。春季晴天上午棚內溫度升高后卷起邊膜,傍晚太陽下山前放下邊膜,以保溫防凍;夏秋季可一直打開邊膜。如遇北風降溫天氣和陰雨天氣則全天蓋膜,以保溫防濕,每天中午通風換氣,降低棚內濕度。
8病蟲害管理
病蟲害防治要堅持 “以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策略。種植前清潔田園、去除地塊及周邊雜草,做好大棚空氣和土壤消毒。大棚可采用硫磺、百菌清、敵敵畏等進行熏蒸,可結合夏季高溫悶棚同時進行。土壤可以用石灰氮(氰氨化鈣)、氯化苦等進行消毒。
大棚設施栽培厚皮甜瓜主要病害是蔓枯病、白粉病、細菌性斑點病等。蟲害主要是白粉虱。白粉?。涸诎l現發病初期用撲海因和加瑞農各800倍混合灑噴枝葉,腈菌唑1000倍噴灑葉片,每隔6~7d噴1次,連續用藥2-3次。蔓枯?。捍苹ㄩ_放后至果實膨大期開始發病,每天精心檢查,發現癥狀及時用醚甲環唑2000倍液+嘧菌酯3 000 倍液噴霧,50 倍液涂抹病斑,連續2-3次。白粉虱防治可用 10%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2 000 倍液或20%啶蟲脒1 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。
9適時采收
采收宜在糖分最高而肉質未變軟時為好,適宜的采收時間授粉坐果后約 35 天,果實果皮金黃色時,即可采收。選擇在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氣溫較低時采收。采收時留10cm 左右的T形瓜蔓,不但美觀,且可延長貯藏期。整個采收過程要輕拿輕放盡量避免人為機械損傷。包裝好的商品瓜應存放在陰涼通風場所,以防止果內發酵而降低品質和風味。